WorkingPaper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 WorkingPaper >> 正文
[working paper3]中国农村公共品的社区供给:制度变迁与结构互动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24日 22:15    作者:CPEPR    点击:[]

○中国农村公共品的社区供给:制度变迁与结构互动

高鉴国 高功敬

摘 要:国家在不能为农村居民大规模地直接提供基本公共品的情况下,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手段促使农村社区以自给方式满足自身基本公共品的需求,实质上形成了农村基本公共品的国家主导型(或指令型)社区供给模式。这种国家指令化的社区供给模式反映了中国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和政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主调是将农村基本生活品最大限度地由市场供给。在此期间,农村最低限度的基本公共品供给实际上还是主要由社区来承担。当前,随着国家宏观农村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治理结构的相应变化,农村基本公共品供给正在发生从“国导(有)民办”到“国主民辅”的变化。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品; 国家

○农村基本公共品的社区供给:山东30个村庄的调查

高鉴国 高泰姆 高功敬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30个村庄的统计调查并结合二手文献,描述了农村基本公共品社区供给模式的特征,解释了导致供给水平差异的内部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基本公共品的性质可以区分为政策性与非政策性公共品两种;前者是国家政策主导的混合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后者是社区主导的俱乐部公共品。长期以来这两类基本公共品供给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供给为主渠道。村庄社区公共品供给的水平和结构存在着广泛的空间差异。政策性公共品供给水平的社区差异小于非政策公共品供给的社区差异。在农村公共品的社区化供给模式下,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是启动基本公共品供给的主要外部动力,村庄本身的经济结构和组织能力则是决定供给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其中非农化(城市化)和集体收入成分,以及社区精英和村民的互动程度构成关键性要素。社区供给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供给水平和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巨大差异。未来发展的理想趋势是建立公共财政主导的统一的公共品供给体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社区供给

研究报告全文 第三期.pdf

上一条:[working paper2]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均衡分析 下一条:[working paper4]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下参合农民受益公平性研究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网站管理]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3688    传真:0531-88363688    邮箱:cpepr@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