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公共经济研究 >> 正文
李娟娟、樊丽明:《国际公共品供给何以成为可能——基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9日 14:00    作者:CPEPR    点击:[]
【作者中文名】 李娟娟;樊丽明;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文献出处】 经济学家,Economist,2015年03期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 社科双效期刊 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关键词】 国际公共品;跨国集体行动;国家异质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摘要】 无世界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公共品供给需要跨国集体行动,以国际合作的方式实现。然而,国际公共品收益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搭便车"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导致跨国集体行动的困难。本文通过引入国家异质性及其各国在跨国集体行动实现过程中的策略互动,建立了一个分析国际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动态博弈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国家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不同国家在跨国集体行动过程中可能充当领导者、跟随者或搭便车者的角色,从而使国际公共品供给成为可能。本文利用这一理论模型解释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得以成立的原因。

国际公共品供给何以成为可能_基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分析_李娟娟.pdf

上一条:骆永民;樊丽明:《土地:农民增收的保障还是阻碍?》 下一条:樊丽明、李昕凝:《世界各国税制结构变化趋向及思考》

关闭

版权所有 © 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    地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网站管理]
邮编:250100    电话:0531-88363688    传真:0531-88363688    邮箱:cpepr@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