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日,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第四期在经济学院会议室举行,讨论班由石绍宾主持,博士生王兰芬同学就其博士毕业论文初稿《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选择的经济分析》进行了专题发言。
王兰芬的论文从理论到实践,详细分析了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选择的问题。她首先从资源配置效率、垄断竞争、社会福利最大化等方面阐述了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并存的理论依据。在分析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时,她从城市基础设施自身的特征、技术特征、制度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博弈分析方式,她对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选择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文章的第五部分,她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与经济增长、引致效应、迁移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经济效应。在实证方面,她使用1978-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对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和融资方式的经济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和计量分析。通过详尽的分析,最终得出了结论:城市基础设施的自身特性是决定融资方式的内生变量,地方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决定融资方式的外生变量;通过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可替代性、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结构、允许城市基础设施横向跨区运作等方式,可以降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垄断程度。
在随后的讨论阶段,博士研究生石绍宾提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可经营性不是吸引投资的唯一因素,并且文章的实证分析部分略显牵强,等等建议。博士生郭琪、常世旺、王磊、郭健等分别从城市基础设施的选择主体确定、转型期政府行为、计量方法的检验、融资方式的选择标准等方面,对王兰芬博士毕业论文初稿的修改提出了建议。